楼宇经济

共2012条资讯

2022年第一季度深圳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展望

未来六个月,随着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,预计会有房地产公司和大型综合企业因战略调整,考虑出售部分物业以获取现金流,市场上可售物业将增多,整体大宗交易市场活跃度将进一步提升。

前三月权益销售240.7亿 龙湖集团延续理性拿地策略

受部分城市疫情反复影响,房企们“稳增长”的压力进一步增大。在此背景下,4月11日,龙湖赶在新城、绿地香港、禹洲集团后披露了2022年3月未经审核营运数据及新增土地储备数据。

一季度住开、商业两重天 新城控股罕见披露债务传递信心

4月11日下午,新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3月份及第一季度经营简报。观点新媒体查阅公告获悉,3月份,新城控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19.66亿元

华润置地:top10中惟一完成任务的央企 │ 年报解读

3月31日,华润置地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华润置地”,股票代码:01109.HK)发布2021年业绩报告。各项核心业绩指标都突出了“稳”的特征:

2022年第一季度北京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展望

近期北京写字楼、零售物业多个子市场租金出现拐点,加上北京商办类资产本身具有稀缺性,当前对投资者来说正处于落子北京的*时机。

2022年第一季度广州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展望

过去广州优质物业的业主普遍惜售,这一轮开发商进行战略转型,尤其在降杠杆仍然是大趋势的环境下,市区优质可售物业将会有所增加,由此带来的是核心区物业投资良机的进一步显现。

2022年第一季度上海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展望

部分投资者对于写字楼租赁需求预期显示出积极正向的转变,多数受访者表现出对核心写字楼资产的青睐,而亦有少数受访者倾向溢价收购商务园区物业。

楼市好消息不断!又一城市降低首付比例,2022买房享福了?

降低首付款比例能够刺激人们的住房需求,是各大城市跟进的重要举措之一。据不完全统计,今年以来,已有超20个城市出台贷款新规。

地产纸条哥 04-13 5826次浏览 楼宇经济
多城取消限购!超60城出手松绑楼市,现在是买房的好时机吗?

截至目前,全国60余城发布房地产相关政策超百次,其中,“松绑”政策最典型表现就是限购、限售政策的放松。

放哥说房 04-13 3906次浏览 房价 楼宇经济
接盘融创增城项目 金地商置广州发展轨迹回溯

出险企业中国融创,最近在集中处理国内一些合作项目的项目股权,涉及广州、宁波、中山等地。而借此机会,融创的原合作伙伴则加强了在当地城市的布局。

负债巨大、战投被阻,亿达中国的白武士何时到来?│ 年报解读

曾与万达并称大连“地产双达”的亿达中国(03639.HK),于3月31日披露了2021年度业绩公告。2021年,亿达中国实现营收53.95亿元,毛利润16.34亿元,净利润2219万元。

第一太平戴维斯:2022年第一季度北京、天津双城市场回顾

可以说,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深度调整周期,面对新周期复杂多变的大环境,商办地产的从业者应顺应潮流、主动作为,提升自身招商运营管理能力,以适应新时期的新需求。

我是灵活就业者,我是1/200000000

“大厂的尽头是滴滴”这是一句玩笑话,但也道出了当下的一个社会现实——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类似“滴滴司机”这样的灵活就业模式。

华夏幸福终别吴向东

时隔一年,吴向东辞任华夏幸福的传言落地。 华夏幸福4月5日公告,吴向东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联席董事长、董事、战略委员会委员和首席执行官暨总裁职务

土拍市场频频举牌,招商蛇口双位数增长无悬念 │ 年报解读

不得不说,2021年是房地产行业变幻莫测的一年。以华夏幸福、恒大等为首的众多民营房企纷纷躺平,也有不少像世茂、龙光地产等企业选择出售旗下重资产项目,意图缓解其负债压力。

第一太平戴维斯:2022一季度华西区房地产市场回顾

2022年第一季度国内疫情反复给各地房地产市场带来不小挑战,成都、重庆、西安三地在零售、写字楼等物业板块虽需求活跃度有限,部分市场空置率出现小幅波动,但仍不乏亮点。

第一太平戴维斯发布中国投资市场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

未来几个季度投资市场预计仍将面临不少挑战,预计大部分的成交仍是工业/物流等收益稳定的物业类别,而传统商办成交会集中在上海和北京等核心城市。

ESR加码“新经济” 再收购东京数据中心项目

ESR宣布,收购位于日本东京东久留米市的主要数据中心项目。该项目位于东京*的数据中心群之一,由三座办公楼组成,总占地面积20900平方米。

解局 | 祥生触发交叉违约 募集说明书里的多米诺骨牌

4月6日,祥生控股(集团)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,2亿美元2023年优先票据加速通知已触发公司2022年到期2亿美元10.5厘优先票据契约项下的交叉违约。

抢滩存量商业赛道,轻资产如何讲出“新故事”?

在经过十余年的“爆炸式”发展后,我国商业地产步入存量时代。随着运营和资本的竞争日趋激烈,“轻资产化运作”成为了存量项目提高“自我造血能力”的关键途径。